线路
酒店
景点

关 键 词:

区间价格:

旅游天数:

朝佛商花两相宜 春深日暖游西藏

时间:2011-02-28    来源:未知    作者:766admin   点击: 次    

           春日的拉萨西藏生机勃勃,又充满了柔情。人不算太多,紫外线不太强烈,一切都刚刚好。

           去拉萨朝佛

           拉萨地方不大,寺庙却不少,光有名的寺庙就有大昭寺、小昭寺和哲蚌寺等,还有那些林林总总的小寺庙,真要花上几天时间,才能转个遍。

\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天上的宫殿

         她是如此的高高在上,如此的气势磅礴,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恐怕只有奥林匹斯山的神殿才能与她媲美。布达拉宫,这本是一座天上的宫殿。是为了成全我们的信仰,才降落在玛布日山上。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宫殿,它随山势的蜿蜒一直到达山顶,远在数十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它雄姿。世界上没有哪个建筑能够与她相提并论,看到的人无不被她征服。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
大昭寺

          大昭寺 山羊驮建的寺院

       “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大昭寺在藏民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去过西藏的人应该知道,去大昭寺朝圣的人之多。布达拉宫高贵得让人只能仰视,而大昭寺则是平民的圣地。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据今也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关于大昭寺,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当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的方法,推测出了整个西藏的地形,并在此基础上选定了大昭寺的基址。文成公主说,西藏形似一仰卧的魔女,而拉萨的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因而只有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于是,松赞干布下令填湖造庙。在填湖工程中,成群的彭波白山羊往来运输,是主要的驮畜。寺庙建成以后,为了纪念白山羊驮土的功绩,便称之为“惹刹”(即“ 山羊驮土”)。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大昭寺(18张)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
色拉寺辩经

         色拉寺

         西藏的每个寺庙都不相同,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文化。色拉寺是拉萨三大寺庙之一,它没有大昭寺的崇高地位,没有哲蚌寺的宏大规模,但却有着其独特的风格。

        色拉寺的寺名来源说法有二:最常见的是因其建寺时山下的一片茂盛的野玫瑰(藏语“色拉”)而得名;又说该寺始建时天降冰雹(藏语“色拉”)故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于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年)建造。整座寺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著名大活佛的剌章宫殿等建筑单元组成。

        有人到色拉寺旅游,于观光朝佛以外最感兴趣的就是看喇嘛们辨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辨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辩论场上的热烈气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 
哲蚌寺

         西藏最大的寺庙 哲蚌寺

         哲蚌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是藏语,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简译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由大门看去,建于后面的供殿轮廓逐步升高,殿宇相接,群楼耸峙,规模宏大。

\
楚布寺

         开创活佛转世习俗的楚布寺

         拉萨以西60公里楚布河上游的楚布寺,亦称磋卜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也正是噶玛噶举派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从此开藏传佛教领袖传承神秘主义的先河。

        噶玛噶举派也被称作黑帽派,因1256年蒙古汗哥赐予二世噶玛巴一顶金缘黑帽而得名。从此以后,逐渐形成以楚布寺为中心的黑帽转世传承系统。1259年忽必烈继位,忽必烈是萨迦派八思巴的信徒,故大力推崇萨迦派。因噶玛巴不愿为忽必烈做事而被囚禁。噶玛巴被释放后回到楚布寺,他的晚年全力投入楚布寺的整修和扩建工作,死于1283年。逝世前,他在楚布寺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宗教习俗。

\
八廓街

        八廓街的那一抹风情

        八廓街,这条拉萨最古老的街道,有着与大昭寺一样久远的历史,在走过了几千年的春夏秋冬后,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八廓街的历史要追溯到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
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的相遇

          在东方高高的山巅,每当升起明月皎颜,
          那玛吉阿米的笑脸,会冉冉浮现在心田。

          这首诗,传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相传仓央嘉措为了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事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玛吉阿米”意思为“纯结可爱的少女”。

         拉萨八廓街的一个角上有一幢黄色的两层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如今我们早已无从得知传说的真假,只留下美好的遐想和悠远的思念。有很多人都喜欢泡在拉萨的“玛吉阿米”,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偶尔来旅游的,也有长期漂在拉萨不走的。喝着印度茶、奶茶、甜酥油茶,或者是什么别的饮料,从“玛吉阿米”二层楼的窗户上向下望去,不知是否能看到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走过,让人从此魂牵梦萦。

         醉倒在林芝花海

         整个林芝的春天,都是如此的绚烂多情,桃花、杜鹃、黄牡丹一浪又一浪绵延不断的花海,在远处雪山的映衬下,在碧蓝湖水的倒影中,美的让人心醉神迷。伴着阵阵浓郁的香气,我们就来到了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你还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想去寻找世外桃源,不妨来到这里沉淀一下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彻底的醉到在林芝的花海。

\
林芝花海

        林芝花海

       三月之世外桃源

       三月的林芝,野桃花竞相开放,那是蔓延山野、起伏跌宕的粉红色海洋。别处的桃花只有妩媚之姿,唯独林芝的桃花林却多了几分磅礴的气势和摄人心魄的美丽。沿着雅鲁藏布江悠闲的漫步,两岸古老的野桃树团团簇簇的开着花,就如同绚烂的粉雨。当走到桃园深处,一所质朴的小木屋出现在眼前。人们不禁要问,山里面是不是住着神仙?

\
杜鹃之河

         四月杜鹃之河

         四月来到,从拉萨到林芝,沿途一百多里流淌着一条杜鹃之河。鲜红的、粉红的、紫色的、金黄的、淡黄的、雪白的、淡白的、淡绿的杜鹃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铺满了整个山野,分外妖娆,那是生长在陡峭山峦之间的灿烂。 色季拉山口是观赏杜鹃花的好地方,在海拔2900至5300米,公路沿线长约50公里,宽约 20公里,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均有杜鹃花的广泛分布,其品种达25个。

        由于西藏特有的垂直性气候分布,从4月中旬到6月底,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从山脚到山顶依次开放,那就浩瀚的杜鹃花海。

 \
林芝黄牡丹 

           五月之金色云霞

           五六月份的米林县扎贡沟山沟河谷,大片大片的野生黄牡丹争奇斗艳,那是从天上飘落的金色云霞。

           这种野生黄牡丹是濒危物种,十分珍贵,生长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峡谷地带,目前仅在我国的四川、云南和西藏东南部有少量分布。而藏东南就拥有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黄牡丹群。当地的米林县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俨然就是一座拥有多种珍惜物种的自然博物馆。来到这里,还可以在欣赏黄牡丹的同时,看一下当地盛产的虫草、红景天、当归、雪莲、雪山一枝蒿等中药材。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春光旅游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春光旅游官方观点。[立刻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管理员审核后才会显示)
满意度: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